道路以目
大师全剧字幕 BV1p4411h7qU

与一粒沙相关的配角:太子鲁道夫

一粒沙剧中太子出场在《孩子,或不》之中。大意是小太子想去看妈妈,但是被索菲皇太后断然拦下了,随后闻讯的一粒沙也得知了索菲的铁血教育方法,从而向丈夫约瑟夫提出了坚决的反抗(《伊丽莎白,开门》)。

这件事发生在1865年鲁道夫七岁的时候。


一粒沙对鲁道夫幼年教育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干涉。


实际上,这看上去影响深远的干涉并不能掩盖一粒沙对唯一儿子的忽视。


如果要给鲁道夫的幼年加上关键词,来自母亲的忽视和对妹妹的嫉妒,无疑是排的上号的。

在匈牙利获得大量支持的一粒沙发出了代表自我的歌声《当我想要跳舞》,这也是被誉为盛年一粒沙与死神叫板的吵架歌曲。但是当做娘陷入终于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舞曲和舞步的兴奋时,小豆腐却在黑暗中因害怕而失眠。因此,在剧中幼年鲁道夫与死神的那曲《妈妈你在哪儿》就不得不带上了最初的阴霾。

https://www.tudou.com/programs/view/tVtu_0vqqcQ/(上海巡演版)

https://www.tudou.com/programs/view/QOWhKRjDdqY/(02年艾森版,有字幕)

一粒沙对于被索菲皇太后养育过的大女儿吉塞拉和儿子鲁道夫的感情,远远比不上小女儿瓦莱丽。个人对匈牙利的挚爱、索菲皇太后的失势、乃至皇太子的婚姻,都是这种不公平情感的助因。


而身为父亲的约瑟夫,对于太子也是这种冷漠的态度。


一粒沙在维也纳皇宫中的标新立异是显而易见的,这样偶像一般的叛逆感染了并不被重视的皇太子。在维也纳的皇宫里,儿子像娘,女儿随爹。


这就是鲁道夫成年后与父亲约瑟夫争执的由来。

在此之前,剧中安排了一场极其经典的一首曲子《阴霾渐袭》。在这首鲁道夫与死神共舞的曲子最后,甚至透露出想要篡位的想法。

https://www.tudou.com/programs/view/Wz6119mSOX4/(艾森花园版,有字幕)

随后而来的曲子《恨》却打碎了鲁道夫的幻想。皇帝约瑟夫密切关注着这个儿子的叛逆动向。父子谈话不欢而散,街头巷尾,反犹太的纳粹游行逐渐成为政治主流。这意味着推崇犹太人的鲁道夫在政治上陷入了极大的困境。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粒沙的倒影,在剧中人物独白仅有两次回声处理。一次是结婚时的一粒沙。另一次就是《恨》结尾的鲁道夫那句“hass!”这种重叠对比,在后面还会出现。

(在上海巡演中,hass的魅力是显而易见的,作为反犹太游行的再现,强而有力的表现方式是极其容易蛊惑人心的,所以台下的观众总是禁不住鼓掌。但这一幕恰恰是不应该鼓掌,在德版的视频中,这一幕因为隐射纳粹,在结束时往往鸦雀无声。有人曾问过上海巡演的指挥,指挥无奈表示无法控制观众的行为,即便在德国,也是会有掌声的。但我依旧认为,在这里的掌声是让人难堪的。特别我自己在第一次观看时,也鼓掌了。)

在一粒沙的传记中,却着重强调了鲁道夫在家庭中尴尬的处境。


被一粒沙溺爱的“独女”却更欣赏自己的父亲,这也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除了被疾病困扰外,鲁道夫的政治困境是显而易见的。作为君主制的太子,他却是个坚定的反君主制者。而对民众来说,他又是个不讨喜的热爱犹太人的继承人。对王朝万念俱灰下,在家庭里长期被漠视。自杀已经是除了发疯和身败名裂之外,最好的选择了。


在自杀之前,皇太子渡过了最后一个圣诞节。时间是1888年。


在剧中,这一幕被诠释成为太子鲁道夫向一粒沙求救。虽然在现实中,很难想象成年的太子此时还对母亲抱有什么政治幻想。

https://www.tudou.com/programs/view/yMj-fljYJ-M/(02年艾森版,有字幕)

1889年1月30日,年满30岁的太子鲁道夫在梅耶林的住处,射杀了情妇后举枪自尽。

在他自杀前曾显露出自尽的想法,但依然被忽视了。


对于鲁道夫的死亡,剧中的处理也是十分精彩的。

https://www.tudou.com/programs/view/SVfIgfgCiUo/(上海巡演 12月26日,小苹果替TOD)

https://www.tudou.com/programs/view/P0iYsa5vK_g/(上海巡演 1月3日,MM替TOD)

【虽然我觉得艾森uwe版、维也纳05版,以及大表哥版的梅耶林都很好,无奈我找不到单独的梅耶林的视频……以及好像有个芭蕾舞就叫情断梅耶林】

放个大表哥版的《梅耶林》,剧版的甜就在于,还有个死神在关心着爹不疼娘不爱的鲁道夫。

鲁道夫死前,给最小的妹妹留下了一封信,明确表示了自己对这个家庭和奥匈帝国君主制未来的看法。



对于鲁道夫的死,一粒沙和皇帝态度区别明显。约瑟夫的冷静和克制与一粒沙的悲痛同样让人动容。这位时常在书信里对妻子自称小男人的皇帝,实际上是个极为合格的帝王。正是他承担着整个家庭的理智与运转。

此时的一粒沙甚至还陷入了贵族对她家族血统的指责。这是长久以来对约瑟夫婚姻隐患的指责之一,个人觉得也是一粒沙的性格缺陷,是有可能来源一家族遗传。这个话题容后再议。

https://www.tudou.com/programs/view/lrsP5bM1gKY/

在文中提及的场次比如《恨》与《梅耶林》等在宣传片中都有节录。

个人觉得,鲁道夫的政治立场与思想,个人爱好与研究都是具有超前性的。对议会制的赞同,对共和制的好感,对学术研究的向往,都与当时的维也纳格格不入。他与一粒沙的爱好不一样,他能够理智、科学的看待一些政治问题,这几乎是一个太子的优势。

说鲁道夫或一粒沙的中二的前提是对反智主义的维也纳皇室贵族的肯定,这毫无疑问是要受到责问的。因此我不主张用单一的词汇去形容这些人物,因为从自传看来,这些人同样都是立体的多面的。

评论(14)
热度(434)
  1. 共24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末斋_栖迟 | Powered by LOFTER